美丽城市,智慧生活。“十四五”规划明确提出,以数字化助推城乡发展和治理模式创新,全面提高运行效率和宜居度。分级分类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,将物联网感知设施、通信系统等纳入公共基础设施统一规划建设,推进市政公用设施、建筑等物联网应用和智能化改造。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在2024年的工作任务中明确,把增进民生福祉、推进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,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。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突出民生福祉需求,既是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的应有之义,也是数字技术发展的核心追求。因此,需要在智慧城市建设中进一步回答:如何使用数字化的技术,把握民生脉搏,回应民生所盼。
民生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,存在多维度、多尺度、多部门、多利益主体交织的复杂特征,其核心目标是满足人民幸福生活的需求。尽管近年来智慧城市建设取得长足进步,但在民生治理领域仍存在短板,包括重视技术升级、轻视居民感受;重视数值监测和事后响应、轻视民生感知和事前研判;重视机器智能、轻视群众智慧等问题。在智慧城市中聚焦民生福祉,重点是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提升对居住、就业及日常出行等活动的认知和服务能力,实现跨部门、多维度、多主体民生事项综合和动态管理。
在现有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上,本文结合人民城市理念,提出将民生感知—数据融通—智能研判—动态管控等多维度民生功能融入智慧城市系统,并从“能力”和“目标”两个维度讲述未来智慧城市建设中提升民生治理水平的优化方向,推进以人为本的智慧城市建设。
完善民生领域的社会感知能力,健全服务于民的泛在感知网。
民生问题与居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。相较于遥感对物理环境的感知能力,社会感知利用遍布的物联网设施实现对个体及群体的活动观测,为民生等问题的感知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手段。一方面,通过对居民日常生活、出行及典型活动中行为模式进行社会感知和观测,更好地理解居民日常活动的模式和规律。另一方面,利用物联网监测手段对与民生福祉密切相关的交通出行、医疗卫生、住房保障、设施供需、群体活动、日常安全风险等重点民生领域进行系统的主动把脉,能够更主动和便捷地掌握迫切的民生需求。在城市的智慧化运行中,基于综合社会感知能力的泛在感知网,可以进一步实现对人文和物理环境的融合认知,促进基于人地耦合的系统分析。
提供互联互通的数据穿透能力,建设覆盖民生痛点的数据库。
民生问题通常需要多部门联动才能处置,尤其是对群众关切的居住、就业和消费等急难愁盼问题。在智慧城市建设中,一是需要以民生事项为抓手,基于泛在感知网汇聚的多源数据,建立跨部门、跨层级的数据穿透机制,打破数据壁垒和信息孤岛。二是围绕居民关切的痛点问题,构建可扩展可更新的数据库,实现多部门数据的融合和联动,为数据处理和分析提供基础,提升群众对社会治理的满意度。
增强模型支撑和智能研判能力,建立面向民生治理的知识库。
智慧的城市需要智能的自适应的分析模型。城市智能化水平与城市的模型积累和分析能力直接相关。目前的城市问题治理逻辑仍然是以事后处置为主,不能做到关口前移、防患未然。为了实现对民生关切问题的早发现、早介入,需要智能的模型库进行精准研判。在第一阶段,利用云计算、大数据、AI(人工智能)等信息化手段构建分析模型,实现对民生数据的模式挖掘和问题诊断。在第二阶段,利用历史知识和经验,从不断累积的经验中学习知识和进化模型库,建立面向民生治理的知识库和城市建设管理的综合决策大脑。
建设模拟仿真和动态管控能力,创建民生领域数字孪生场景。
数字孪生能够为智慧民生提供可视化和交互式的环境。第一,基于CIM(城市信息模型)/BIM(建筑信息模型)数字化基础,构建面向民生领域的数字孪生环境,实现虚实融合和动态交互。第二,在数字孪生场景中增加知识发现、仿真模拟和分析预测功能,实现民生问题全生命周期跟踪和智能决策。第三,利用交互机制实现对民情民意的传达、处置和干预,在虚实映射的场景中促进民生治理的管理水平和决策效率。
关注民生问题、考虑民生福祉、增强人民幸福感,对城市规划和管理成效具有决定性影响。展望未来,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更需要落脚到以人为本这一根本出发点,而综合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以人为本的全面感知、智能分析、模拟仿真、动态管控能力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能够为此提供支持。
廖聪
中规院(北京)规划设计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,北京师范大学博士,北京大学博士后,研究领域为城市规划和规划信息化。围绕大数据城市感知、城市发展规划、公共设施布局优化等主题开展系列研究,在《地理学报》、JournalofTransportGeography等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。担任Socio-EconomicPlanningSciences、ScientificReports等期刊审稿人。作为骨干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科技支撑计划3项、地方政府委托的各类空间规划和规划信息化项目10余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