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年7月29日20时至8月2日7时,北京市遭遇了历史罕见特大暴雨。8月9日,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发布防汛救灾工作情况:气象监测数据上显示,单站降雨量突破历史极值,全市主要河流洪水来势快、量级大、峰值高;截至8月8日24时,此次洪涝灾害共造成近129万人受灾,房屋倒塌5.9万间,严重损坏的房屋达到了14.7万间,农作物受灾面积22.5万亩,全市因灾死亡33人,失踪18人。
近年来,受全球变暖带来的大气含水量升高、气候系统不稳定、城市热岛效应加剧等多重因素作用,极端天气不断增多,我国多地频繁出现极端降雨现象,引发山体滑坡、泥石流、山洪、中小河流洪水、城市内涝等次生灾害,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威胁。如何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保障安全、提高韧性,是摆在城市规划建设工作者面前的重要问题。
千百年来,对于水资源的利用和水患的防御,我们的祖辈展现了丰富的智慧,积累了可贵的经验,许多可歌可泣的人物和故事流传至今,大禹就是其中一位治水英雄。《史记·夏本纪》中记载:“夏禹,名曰文命。禹之父曰鲧……禹者,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。”尧帝之世,天下遭遇洪水之害。《尚书·尧典》中记载:“帝曰:‘咨!四岳,汤汤洪水方割,荡荡怀山襄陵,浩浩滔天。下民其咨,有能俾乂?’佥曰:‘於!鲧哉。’帝曰:‘吁!咈哉,方命圮族。’岳曰:‘异哉!试可乃已。’帝曰:‘往,钦哉!’九载,绩用弗成。”尧接受四岳的建议,任命鲧来治理洪水,九年未果。舜帝因鲧治水无功,便在羽山将其处死,继而启用禹——鲧的儿子,命其继续治水,又命皋陶、伯益为其辅佐,以成治水之功。由于功绩等身,舜把帝位禅让给禹。
大禹治水,核心思路是改其父鲧的“雍堵”为“疏导”。其时,尧问禹治水之法,“汝之治水,计将安出?”禹答:“顺水之性,不与水争势,导之入海。”正如《淮南子∙原道训》所记,“禹之决渎也,因水以为师”,即尊重、利用自然规律。回溯我国水利发展史,凡“兴水为利”者,大多都是遵循了自然规律,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路。另一个例证是秦蜀郡守李冰主持修筑的都江堰,因势利导、因地制宜,“深淘滩、低作堰”,“遇湾截角、逢正抽心”,使得都江堰自建成2000多年来,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作用,滋养、佑护成都平原的黎民百姓,成就天府之国,形成独特的蜀地文化。
在技术策略上,大禹吸取了前人治水失败的教训,“疏导”水患之外,系统思维、综合施治。《国语∙郑语下》中对其进行了生动详尽的记述:“高高下下,疏川导滞,钟水丰物,封崇九山,决汨九川,陂鄣九泽,丰殖九薮,汨越九原,宅居九澳,合通四海。”所谓“高高下下”,指的是将疏通河道挖出来的淤泥,堆积在河岸,使其成为日常生活的安全屏障;所谓“钟水丰物”,是指有些小水很难汇入大河,就让它聚集成为湖泊、池塘或沼泽,百姓可以在其中耕作水稻、养鱼虾或鸡鸭,全面发展生产。近年来,以往我们城市中河道常见的“三面光”工程化处理方式逐渐改观,堤岸除了防洪安全之外,还承载了游憩休闲、生态景观等多重功能,是这方面的典型例证。此外,考察中国古代城市的格局构建,多善于因形就势,利用自然山水构建安全防御体系,或是逐水建城,通江达海,坐享漕运之便。
就具体的技术方法而言,最早的记载见于遂公盨铭文所记“天命禹敷土,墮山浚川”,即堆土、破山、导水,开凿或者削山的目的是为了“浚川”,疏通河流治理洪水。值得一提的是,治水过程中大禹及其属众创造并使用了一系列科学的方法和工具。治水须先测绘地形,据《史记·夏本纪》记载,禹治水时,“左准绳,右规矩”,“准绳、规矩”是四种测绘工具,分别用以测高低、长度、水平角和俯仰角。在气候观测方面,《古今注》中提及“司风鸟,夏禹所作”,司风鸟相当于现代的风向标,兼具实用性和艺术性。《越绝书·记地》记载,“禹始也,忧民救水,到大越,上茅山,大会计”,禹在治水实践中开创了古代的水利测量学。此外,在计时定位、冶炼铸造、交通工具、科学记录等多个方面,不同文献分别记载了大禹的科学创新和探索。2019年印发的新时代水利精神在做事层面倡导“科学、求实、创新”,与大禹治水的精神内核高度一致:科学是水利事业发展的本质特征,治水要有科学的态度,尊重经济规律、自然规律、生态规律;求实是水利事业发展的作风要求,倡导水利工作求水利实际之真、务破解难题之实;创新是水利事业发展的动力源泉,水利实践无止境,水利创新无止境。
城市的发展建设,应该尊重、学习、发扬我国优秀的营建传统,特别是洪涝安全方面,要从中汲取专业营养、搜集经典案例、总结民间智慧。打造安全韧性城市,不应动辄高投资、高能耗、高技术,也不是枯燥冰冷的指标和数据堆砌。由大禹治水的精神和事迹可以看出,顺水之性、兴水为利,是我们祖先千百年来总结的智慧结晶,需要我们在城市洪涝安全相关工作中传承延续,而敬畏自然、尊重传统、系统施治、科学创新,任何时候都是我们城市规划建设工作者的行动指引。